连演三场!科幻儿童剧《中国轨道号·春》登陆广东文学馆
近日,一场风格独具的科幻戏剧登陆广东文学馆。这部根据著名作家、学者吴岩的科幻代表作《中国轨道号》改编的科幻儿童剧《中国轨道号·春》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和国庆节期间连演3场,旨在借由科幻儿童剧的形式,培养孩子们对科学和航天的兴趣。
据了解,《中国轨道号》讲述1972年的北京启点配资,空军某军装所接到了制造“中国轨道号”太空飞船的绝密任务后,在部队大院长大、10岁的小岩与小伙伴王选,为得到火星模拟基地夏令营的名额绞尽脑汁,无意间揭开北京城埋藏数百年的“锁龙井之谜”的故事。原著小说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与第二届少儿科幻星云奖金奖。
《中国轨道号·春》是科幻舞台剧《中国轨道号》“春夏秋冬”四部曲的首部作品,该剧于2024年8月在四川成都科幻馆首演,并收获广泛好评。此次广州演出,也是《中国轨道号・春》的首次跨省演出。
在舞台版的改编中,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还原《中国轨道号》原著情节,并通过融入装置设计和舞台交互,让各个剧情场景更具沉浸感。
启点配资
吴岩告诉记者,最初参与科幻戏剧的创作,是觉得小说这种形式太过常见,而电影和电视剧又过于流行,且限制条件太多。“科幻影视化需要巨额投资,以及受各种条件制约。所以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将科幻小说这一形式进行新的转化,使其介于影视与小说之间,于是想到了戏剧。”
吴岩介绍,为了让舞台版精益求精,在改编的过程中,他跟导演黄亦杨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与调整。例如,《中国轨道号》的主要冲突体现在孩子与孩子之间,以及当前与未来之间。如何用更出色的方式展现这些冲突,则取决于作者的写作、导演的挖掘和演员的表演技巧。“原著中的‘冲突’不那么明显,而科幻戏剧需要强调冲突,于是,我们一边演一边修改,如今才有了理想的呈现。”他说。
在吴岩看来,科幻文学与戏剧的跨界,是科幻文学一条突围的新路径。“当我们把科幻小说搬上舞台,会让更多喜欢科幻的孩子心灵产生激荡,留下美好的记忆。”
记者了解到,本次演出场地——广东文学馆是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可谓“岭南文化标志地、湾区交流会客厅”,此次引入《中国轨道号·春》,则进一步拓宽了文学、艺术、科普融合的维度。
采写:南方+记者 戴雪晴 通讯员 王玥
图片:主办方提供启点配资
启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